2015-10-27
“问道黄山”
--访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方绍武
成锋/文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唐•李白),黄山,自古以来曾引领无数文人骚客为之咏叹,又曾涌现多少丹青妙手为她水墨烟云。历代丹青绘黄山,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山水画作的一种主流表现形式,历来为众家所推崇。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方绍武先生即是演绎这一主题的丹青高手,他以黄山为师,以书入画,潜心数年,将中国写意山水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记得儿时家就住合肥包河公园旁,附近就是包公祠、廉泉、包孝肃公墓园等,我们小伙伴常去公园里玩耍。公园里的名胜古迹常留有历代名人之牌匾题辞,其中尤以现代著名书画家方绍武先生题写的“包孝肃公墓园”照壁石刻最引人瞩目。笔者因自幼学习书画,从那是起,著名书画家方绍武先生的名字就铭记在了脑海里。
斗转星移,说来也许巧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笔者读美专期间,时任素描专业课老师即是著名书画家方绍武先生的爱人李静云老师,这也成就了一段师生情缘。那期间经常去方老师家坐玩,在书画方面也时常请教两位老师,直至2004年方先生夫妇定居北京。
金秋十月桂飘香,近日得知方绍武、李静云老师回合肥,筹划在“亚明艺术馆”举办方先生以“问道黄山”为主题书画个展,笔者应邀拜访了两位老师,对方先生近况和在北京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方绍武先生为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人,别署寓缶斋主,1956年考入安徽艺术学校美术专业从童雪鸿先生学习书法,1959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师事陈叔亮、田世光先生。1963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安徽工作期间,曾任安徽省轻工业厅工程师、安徽省新闻出版局黄山书社编审等职。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北京故宫紫禁城书画艺术协会副会长。出版有《方绍武中国画》、《方绍武书法专辑》、《方绍武书画•黄山》等多部专集, 于2004年定居北京,是我国当代著名书画家。
而今,方先生虽年已八十高龄,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风采依旧,谈起艺术,激情满怀,仿佛又回到了年盛时期。在谈起当年书写“包孝肃公墓园”照壁石刻时,方先生回忆到:那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包公后裔、世界船王包玉刚等来安徽家乡考察,提出要参观包公墓园,当时包公墓园的领导奉省领导指示,请安徽省著名书法家方绍武先生题写“包孝肃公墓园”照壁石刻。受到来肥考察时的中央领导和包玉刚本人的盛赞。时过两年,在赵朴初先生等中央领导来安徽考察时,省领导提请赵朴老重题写“包孝肃公墓园”,赵朴老说:“方绍武先生的字写的很好,就用这个字吧”。几十年过去,“包孝肃公墓园” 照壁石刻仍然作为安徽的一个著名景点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其实,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方先生的书法创作就已经闻名遐迩,其书法功力深厚,法度严谨,刚柔相济,清秀典雅,已形成自己的独特之风貌。其多幅书法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字博物馆等收藏。另有多幅作品收录于“黄鹤楼碑廊”、“卢沟桥碑廊序”、“清风阁”、“南京夫子庙碑刻”、“黄河碑林”等重要名胜、场所碑刻。为世间留下诸多珍贵墨宝......
“善书者必善画,善画者必先善书”(黄宾虹语)。方绍武先生的书法成就为其从事绘画艺术打下了夯实的基础,虽倾心书法艺术,但在绘画方面更是孜孜以求,书画兼修,后期尤以中国山水画造诣极深。然只因其书名太盛,画名为书名所淹也。
方先生定居北京后,更是潜心中国山水画研究,特别是重墨泼彩山水的研究,突飞猛进,尤以近年以黄山为题材的重墨泼彩山水画惊骇京城画界。
“善书者必善画”。以书入画,是方先生的中国山水画的最显著特征,方先生认为,书画同源,古法有之。书法是绘画的基础,强调:我的所有画作都是“写出”来的。观方先生山水画,其绘画用笔,皆以书法笔意而写之。不论点划、结构或整体布局,都尽显“书画同源”之内涵,更应验了李苦禅先生“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致”之精神所在。纵观古今,以书入画者,徐渭、朱耷、金农、赵之谦、董其昌、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李可染、等皆为世间典范。“不见笔踪不谓之画”(唐•张彦远),方先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以书法笔趣作画,追寻书法之笔意,确定了自家的一派风貌。
书黄山,画黄山,一直是方先生书画作品演绎的主题。方先生自幼生活在黄山脚下,对黄山有着独特的感情,他说过,我从小就是哼着“我家住在黄山脚下啊,新安江在身边流过......”而成长的。明代徐霞客就有“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方先生以毕生精力画黄山、爱黄山,还可从方先生常用的几方印文中探其所爱,“家在黄山脚下新安江畔”、“吾师黄山”、“大岳观止”等都是方先生至爱,作品中常常见之。
方先生一生曾数次登临黄山写生,常常一住即月余 ,亲身感受黄山之美,黄山之韵。每次黄山归来,所画速写不下百余张,为日后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的素材。方先生画中的黄山,很多都有具体景点、名胜之称谓,不似一般画家泛泛题款而已,在“迎客松”、“黄山百丈泉”、“猴子观海”、“梦笔生花”、“飞来峰”“西海云潮”......等画作中,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方先生重生活,重写生之严谨的艺术创作态度。正所谓,师出有名,画有出处。
方先生当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的是陶瓷专业,受制陶过程中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的窑变所产生的色彩变异启发,把这种色彩变异现象大胆地借鉴到绘画中来,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充分大胆的运用重墨泼彩技法,将中国的写意山水画演绎到了一个新高度。在他的画里,黄山的奇峰怪石,飞流瀑布,浩瀚云海等,被方先生组织的恰到好处,或勾勒、或皴擦、或渲染,并施之以泼墨迭彩之技法,把黄山之性情,黄山之神韵,黄山之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处处“见笔而又无笔痕”,其独特的重墨泼彩山水画风格,受到北京画界的极大关注,使其在大师如云的京城卓然独立,可谓是当代专门画黄山、书写黄山第一人,在京城被众家赞誉为书画双绝、当代“中国黄山第一人”等。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盛名之下,方先生并没有以“中国黄山第一人”挟名自居,他常说:自古绘黄山者众,大师辈出,外界虽誉我为“中国黄山第一人”,那是对我的肯定与鞭策,与前辈大师们相比,我还要继续努力的。是的,生活中的他依然平易近人,乐教助人,身无傲气。而是以谦谦君子之风潜心学习,虽年已八十高龄,仍痴迷黄山,笔耕不辍,近年更是探索变法力图创新。
大师黄宾虹所说“善书者必善画,善画者必先善书”,对于今人而言,实乃具有现实意义。纵观古今,善书或善画者众,书画皆善者稀。而像今人方绍武先生之书画双绝者实不多见。
“神领意到,书画双绝,迁想妙得,自成风格” 我想,这样的评价对于著名书画家方绍武先生来说应该是恰如其分的,这也正是方绍武先生“问道黄山”之精神内涵所在。
2015年10月18日于紫云阁
注:本文作者为当代艺术家网《艺术名家》在线画刊总编、国家一级美术师、美术评论家
-------------------------------------------------------------------
方绍武先生作品欣赏:
“包孝肃公墓园”照壁石刻 1985年 方绍武 书
方绍武简介:
方绍武,别署寓缶斋主,1935年7月生,安徽祁门人。擅书法,兼工国画及轻工产品设计。1956年考入安徽艺术学校美术专业从童雪鸿学习书法,1959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师事陈叔亮。1963年毕业。自幼随父学书,专攻楷书,后又研习行书,其书法结构严谨,用笔沉着,藏巧于拙的独特风格。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其中部分作品收藏于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和刻入碑林。
曾任安徽省轻工业厅工程师,曾任安徽省新闻出版局黄山书社副编审 ,黄山书社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故宫紫禁城书画艺术协会副会长。出版有个人书法和山水画集。1995年被聘为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协安徽分会主席,香港东方文化中心书画研究部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合肥分校教授 。
擅长书法,先攻小楷,不惑之年始学行书 。作品曾参加国际书法展及全国书法展览 。出版有《陈毅同志诗词选小楷字帖》、《学生正楷习字帖》、《少儿习字帖》 。
当代艺术家网
www.arts168.com
当代艺术家官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5003891号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