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栏目
1486

2015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行情预测

2015-3-23

  2015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行情预测

 晨风 /文

  要预测2015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前景及发展方向,让我们首先回顾和了解一下2014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情况。可以说,2014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是在沿着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艰难前行,在持续经受市场调整的同时也在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

  在过去的一年里,笔者亲历体验了全国一些主要城市拍卖行的艺拍会,聚焦拍卖行业,与以往相比,除了传统项目外,各拍卖还在不断挖掘新的市场增长点,同时更加注重商业渠道的拓展和学术的深度挖掘。这种市场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已经很清晰被带入2015年,至此国内一些知名拍卖行在新的一年里又会有哪些新趋势、新策略备受业界关注。

 短暂的调整期

  纵观2014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呈现出先抑后扬的态势。“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春拍乏力让行业对秋拍前景呈现观望与分化,所幸年末几大拍卖公司顺利完成指标的利好消息帮助市场逐渐重建信心。将几家知名拍卖行的业绩进行盘点后可见,各公司的秋拍成交额无论是环比2014年春拍,还是同比2013年同期都明显有所萎缩,中国艺术品市场依然处于调整之中。引人注目的是四大拍卖巨头之苏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的市场支撑力度有所下降,而二线拍卖公司的竞争力却有所增强,在持续经受市场调整的同时正在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

  据统计,2014春,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北京保利和中国嘉德当季拍卖总额为101.52亿元人民币,市场份额由 2013年春拍的36.72%下降至 2014年春拍的34.31%,降幅为2.41%。至2014秋这个势头仍然在延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匡时、西泠印社等拍卖行在整个年度的表现却可圈可点。形成这一势态的主要原因在于,一线拍卖行的主要业绩来自高端艺术品,然而宏观市场中资金紧缺、高端精品释出量减少、千万级别以上拍品数量锐减,受市场回调冲击当在所难免。

  与此同时,浙江、江苏、安徽等二线市场却表现的比较活跃,尤以安徽艺海在2014的春拍中表现突出,笔者现场观摩,百万元以上的拍品接二连三成交,全年业绩可佳。在进行主打项目外,不断开拓和培育市场,寻找新的突破点。安徽艺海将是中国拍卖行业的一匹黑马。

  挖掘新的增长点

  虽然有观点认为几家公司的业绩并不能代表整体市场态势,但中国艺术品市场在连续经历了近两年的低潮后,业界龙头开始逐步回暖,人气也逐渐旺盛起来,艺术品市场也愈加多元化。通过艺术品行业分析报告了解到,一些拍卖行在努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在传统项目进行细化,拾遗补缺,深挖市场新的增长点,其中西泠印社于2014岁末的十周年庆典拍卖会推出的“中国首个青铜礼器专场”,更在市场的调整期成功发掘了一个突破性的板块。在2014年,香港佳士得和邦瀚斯分别尝试做了经典手袋的拍卖,获得意外惊喜。连邦瀚斯的全球主席格尔林自己都说:“现在卖的经典手袋非常受欢迎,如果放在五年之前,连做梦都不会想到要卖这个品种。而前不久我们刚拍的苹果一代电脑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在今天做拍卖,我们需要随时对市场保持敏感。”挖掘与创新为拍卖也提供了新思路。

 “互联网思维”与电商平台

  2014年 “互联网思维”将促成拍卖业在新技术形势下的变化,对于艺术电商来说,2014年可谓是蓬勃发展又充满挑战的一年。苏宁易购和国美在线开设了艺术品频道,保利、嘉德开启与淘宝的合作,电商有机会将小众拍卖拓展为大众消费。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绝大多数艺术电商来说,目前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在线拍品仍然处于初级或者说比较低端的水平。对此,在2015年,仍然不太可能代替线下艺术品消费的主流渠道。

  不过,数字与艺术的全面结盟,可不止是艺术电商这一种方式。艺术知识和资讯传播,另一方面,随着新生代的崛起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拍卖行业艺术品电商的发展也成为2014年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国际拍卖行佳士得一直致力于打造自己的电商平台,而苏富比则是选择跟全球最大的电商之一ebay直接合作。今后艺术品行业的两个翅膀是将会是艺术品金融与艺术品电商“的趋势。

  拍卖公司借助电商提高流量及影响力,而电商也有效借助拍卖公司的专业与品质保障,从而实现双赢。整合拍卖资源与电商资源,搭建艺术品交易平台是未来继续发展的方向。艺术品的拍卖与交易也越来越多地会在网上完成。

  艺术市场外延的拓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同行之间竞争的加大,传统拍卖的竞价机制已经不能满足今天拍卖行的发展需求。

  近年来,国际拍卖行率先打造私人洽购业务以弥补传统拍卖形式中对于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及过于公开透明化自身的缺陷。苏富比、佳士得、邦瀚斯相继开设了艺廊以方便私人洽购业务的发展。国内拍卖行的动作虽然晚了一步,但很多拍卖机构也在走拍卖与画廊或与美术馆混搭的经营模式。对于私人洽购业务的加强,在未来一年里或者更长的时间里应该还会延续。因为私洽是对拍卖的补充,对于渐入瓶颈期的拍卖公司,发展私人洽购业务能有效帮助其业务的增长,从而度过市场低潮期。

  基于此,在过去几年起步,未来几年深化,拍卖业打破传统模式,兼拍卖、私洽、电商一体将成为不少拍卖行努力的方向。时至今日,一些大型拍卖公司已经具备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综合平台“,于是便将触角伸到艺术交易链条的其他环节中,立足拓展与艺术品市场交易相关的全产业链服务,集物流、仓储、评估、鉴定、展览、网络、文化交易等一体。如苏富比就在艺术仓储、物流方面狠下功夫;中国嘉德成立由嘉德拍卖和嘉德投资两家公司组成的文化集团,并运营嘉德艺术中心,搭建拍卖厅、展厅、仓储、艺术品收藏、鉴定、修复保管为一体的综合体,以拓展与拍卖主营业务相关联的所有产业,让拍卖交流、展览展示、讲座论坛等活动更加顺畅……总而言之,拍卖行的发展早已不局限于传统的拍卖模式,而是逐渐在打造更加综合和立体的平台。

 加强市场营销推广

  非常多的拍卖从业人员都有这样的认知:今天做拍卖早已经不是征集到了就完事,还要下很大的功夫在于推介!

  2015年很大一个变化便是将重心从征集拍品往推荐拍品上倾斜。原前的模式是拍卖公司操作流程是:大量的征集,简单的注释,而后选择权便交给了藏家,交给了市场。而近几年则注重宣传推广,拍卖图录注释是越写越多,拍品不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经过深入梳理之后精心推出的专场,向藏家深入地解释和推荐拍品,让藏家真正得以理解拍品的价值。 小拍既是如此,大拍就更不用说了。

  2014年春,中国嘉德专门为”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专场中吴冠中的8件作品设计了独特的展示场景,名曰”随心随欲不逾矩——吴冠中精品“,并为每一幅作品解说中均专门写有诗文,例如作品《黑天鹅》,诗文为”儿童围集问来客,引得鹅群都扑来“;作品《新域》诗曰”极目层楼,谁主沉浮,顶天立地争春秋“ ;作品《荷塘》旁白”荷塘里展现了生命之始与终的全过程,那是人世沧桑的浓缩“ 。种种努力皆是为了买家可以更明白拍品的价值。

  相信从这两个拍卖季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各拍卖行不仅在拍卖征集和拍卖品类上费尽心思,还在预展视觉传达和营销方面更下功夫。预展、论坛、私恰、微视等多管齐下,在为拍卖增彩的同时,吸引买家关注到拍卖行精心设计的拍卖专场中来,让观者在观赏作品的同时,接受学术的熏陶。各拍卖公司推出学术拓展等一系列活动,意在聚集人气,吸引新老藏家。

  总而言之,拍卖的外延在扩大,拍卖的生意想要做好也不再那么单纯。传统的拍卖室内竞价的商业模式迄今为止已经发展了500余年,但是这个古老的商业模式到了今天已经不足以满足当下艺术市场之需求,拍卖行业为了能够更好的立足和发展,更多的努力便是倾注在了”非拍卖“的业务上,而这一趋势明显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综上所述,笔者分析认为,2015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应该还会基本朝着上扬回暖的方向前进,拍卖市场将在2015年将向两极化发展,信誉差、没有成交能力的拍卖公司将会倒闭一批,大型拍卖公司的地位将更加牢固。国内巨头将一定程度上挤压原本属于中小拍卖公司和地方性拍卖公司的生存空间。所以2015年将是艺术品拍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一年,同时各拍卖公司也在经受市场调整的同时正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

  我们期待2015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将会有良好的表现……

 

 

 

当代艺术家网

www.arts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