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8
“心灵畅享•李碧霞中国画作品展”
成锋 /文、图
阳春三月,万木争荣,由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合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亚明艺术馆承办的“心灵畅享•李碧霞中国画作品展”于3月8日上午在美丽的包河之畔亚明艺术馆隆重开幕。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由合肥市文联副主席高慧主持,出席开幕式的省市领导和嘉宾有:江西省原武警总队总队长、少将陈洪举,安徽省文联主席吴雪,中共合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钟俊杰,合肥市原政协主席、安徽省书协副主席董昭礼,合肥市政协副主席丁家康,安徽省原公安厅副厅长王静,《人们艺术家》杂志社总编汪明华,安徽绿色文化学会会长、著名美学家郭因,安徽省美协名誉主席鲍加、郭公达、张松,安徽省书协名誉主席陶天月,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王涛,安徽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主席杨国新,安徽省美协副主席丁力、徐若鸿、徐晓宏、赵规划、王佛生,合肥市文联党组副书记、主席刘晓明以及著名画家朱松发、朱秀坤、班苓、张国琳、周觉钧、王少石、萧承震、刘继超、王仁华、韩阳、王辉、郭建军、胡礼惠、王永敬、王守志、何瀚、刘燕凌等约一千人。
安徽省文联主席吴雪
安徽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主席杨国新
合肥市文联党组副书记、主席刘晓明
安徽省文联主席吴雪、安徽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主席杨国新、合肥市文联党组副书记、主席刘晓明分别讲话,他们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李碧霞先生从艺70余载,秉承一颗对艺术的执着、热爱、虔诚、纯净之心,在艺术之路上走出了属于自己内心深处的独白,是一位令人敬仰、德高望重的艺术家,虽年近九旬,但一直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以求、不断拓展、勤奋创作,为推动安徽美术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随后,李碧霞先生致答谢词。
李碧霞先生
李碧霞先生出生于1928年,江苏徐州人,是中国当代杰出的女艺术家, 1950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校,1960年考入江苏省国画院系统的学习山水、人物、花卉。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院士等职。本次展出的100多幅作品,包括工笔花鸟、水墨花鸟、抽象水墨等,是李碧霞先生多年创作过程中积淀、转身、突围、蜕变到自由流淌的阶段性升华的纪念性回望之作,旨在通过这些作品的纵向展示来启示年轻一代的从艺者在艺术创作之路上敢于畅开心扉用心灵去感知世界,让笔墨随澄澈的心灵去自由流淌。
参观画展的各界人士
李碧霞老师今年年近九旬,是位令人敬仰、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她一直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以求、不断拓展、勤奋创作,为推动安徽美术事业作出杰出贡献,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安徽花鸟画开创者之一,也是安徽妇联美术事业奠基人,所以本次画展定于三八妇女节开幕具有特别的意义。
观众如潮
李碧霞先生是新中国花鸟画奠基人之一,对安徽花鸟画的推广与继承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也是安徽女性绘画创作中的领头人。由于任教的需求,李碧霞狠下一番功夫研究工笔花鸟画,结合教学搞了一大批创作。她的工笔花鸟画,是“我以我法”表现美,是在传统勾勒皴染为骨干的前提下,摒弃了传统勾线平涂添彩的程式,既有以线塑形的主张,也有没骨法的巧用,更为大胆地借鉴吸收西学的有效元素,不拘条条框框的施色渲染。画面塑造的形象多采用变形夸张装饰的手段而求美唯美。几乎全是满构图,全然不见了常见的图式。所以,她的工笔花鸟画洋溢着新颖的形式感、装饰性和现代美。可谓,与古人拉开了距离,与时代同步,而又在保持中国工笔花鸟画本质特征和属性的同时丰富了该画种的语言和表现力。
艺术家们参观画展
李碧霞的探索没有舍弃中国的水墨,她先期抽象的试验还顾忌具象的得失,抽象的整体格局上有似乎不太经意的具象刻画,已经呈现了新的图式魅力。但是,她没有停顿,要憋足气力从具象到循规蹈矩里挣脱出来,为人们打开又一扇窗口,看新的审美领域,读艺术家内心的风景。她要表现的是看不见的东西,是水墨之气韵,人生之精神,艺术之另存。她依然用中国传统水墨材料,依靠地球引力的作用,按照自己的意念,让水墨交融间自由地流淌,最终固化成水墨作品。浓重与淡雅,迅疾与舒缓,静谧与喧嚣,撞击与涡旋,排列与变异,生成画面的基本语汇,由此感染观者的视觉,牵动受众的联想。这时画面的表现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流淌,而是艺术家与受众间的交互效应,从艺术家心底流出的东西形成轻快有力的飞溅,汹涌奔腾的澎湃。
著名画家郭公达、王少石先生参观画展
开幕式后举行了“心灵畅享•李碧霞艺术研讨会”,研讨会由《人们艺术家》杂志社总编王明华主持,省市各级领导、美学专家及来自全国的艺术家们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据悉,本次画展将持续至3月13日结束。
责任编辑:张联
===========================================================================================
李碧霞先生作品欣赏:
当代艺术家网
当代艺术家官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5003891号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