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2
挥墨润彩写我心
---陈丁佛的艺术研究
贾德江/文
陈丁佛
陈丁佛是一个对小写意花鸟画程式规范掌握得十分精到的艺术家。他重视写意的笔墨语言,有坚实的书法功底,能自由运用和驾驭笔线,多在笔力、笔意、笔势上下功夫。其用墨或泼或染或皴或擦,善于随情就景,也善于随机生变,对墨色的渗化浸润极有把握。他不仅善于用笔、善于用墨,更善于用色。在古厚凝重的笔墨中点以色泽明丽的花朵,使画面古雅清新,明朗富丽,趋向雅俗共赏的优美型艺术。 陈丁佛长期砥砺传统,深入孔老的堂奥,得孔老神髓,于孔老处精益求精,并在历代名家的优秀作品中采撷,从而将孔小瑜小写意花鸟画的真精神在他的腕下复活。其小写意花鸟画便具有了源于师门又离于师门的艺术力量,也更加充满了旺盛的活力和灿烂的精神。但陈丁佛笔下的花鸟饱和着我们时代生活的内容,能让我们体验到从前人的画作中未曾体验过的情感,那就是作品的人民性、时代性、民族性及透露出的富贵气、书卷气和人情味。“挥墨润笔写我心”,陈丁佛表达的是内心对自然、人生的真挚感受,洋溢的是他的内心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传递的是“笔墨当随时代”的花情鸟意。
他的小写意花鸟,题材更为宽广,手法更为多样,笔墨更为酣畅,色彩更为鲜明,布局更为开张,若与恩师相较,“写”的意味更为强烈,精神性更为加强。
他尤爱画牡丹,把它看成是富贵吉祥美好的象征,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精神。他亦爱画博古,常以博古与牡丹相配,继承了文人画的“比、兴”传统,画出当今时代的繁荣和整个民族精神的灿烂,以呈现时代的风尚及人民的愿望和理想。他画得最多的是《千秋鼎盛》,以博古钟鼎配以玉石器皿、四时果蔬以衬托牡丹的繁盛,寓意着对祖国永远富强昌盛的衷心祝福。
进入21世纪,经济腾飞国富民强的时代春光,更加激发了陈丁佛的青春和活力,他开始创作前所未有的巨幅小写意花鸟画,开启了他画大景花鸟的先河。比如,《祖国晚年春》(九鼎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画中象征九州的九尊异型的青铜鼎器托起姹紫嫣红的万朵牡丹千株藤花,画出了繁花似锦的祖国盛况,画出了人民的追求与理想,画出了民族的尊严与高贵,画出了大国的风度与气派。
这一时期,陈丁佛完全沉浸在他的花鸟画创作的自由王国之中,不仅是他驾驭大幅写意花鸟画的能力为画界称道,他的立轴小品也精妙绝伦,广为人们激赏。在他的作品中,他始终以一颗充满爱意的心,把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理想寄情于笔端;始终以诗、书、画的整一性结构画面,最终形成了最有民族特色也最适合他本人性情的抒情风格。论其诗,诗为心声,皆在“借感怀以言志,借咏物以明理”中,写花情,写花意,写花思,发扬了花鸟画特别具有的一种感发作用,让诗画相映,发人深省,是对写意精神的深化。论其书,他以行书见长,似行云流水,抱骨藏筋,直抒胸臆,或长款或短题,书画联姻,相辅相成,正如苏东坡所言“得之于象外”,平添画中的书卷之气。
陈丁佛是一位怀抱文化使命感的艺术家,因此我们在他的作品中往往体验到一种旺盛的健康向上的生命气象和深厚的文化气息,我最敬重的还是这位艺术家的人品和艺品。他虚怀若谷,诚朴实在,以善为本,灵根清净,撒向人间都是爱;他孜孜于绘事,无遑他求,不张扬,不摆谱,远离虚华,但求脚踏实地。陈丁佛的未来和今天、昨天一样,永不停歇地耕耘在自己的艺术田园之上,或许他并不在意名和利,但收获必然是大器晚成的辉煌,是无悔的人生。
注:本文作者系著名出版家、美术评论家、画家。
---------------------------------------------------------------------------------------------------------------------------------------------------------
陈丁佛作品欣赏:
责任编辑:晨风
当代艺术家网
当代艺术家官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5003891号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