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5-21
陈树凡
无 需 解 读
——关于陈树凡和他的绘画
刘传铭
小的时候听莫扎特、圣桑、门德尔松总是觉得很美,很迷人。长大以后我知道那时听的都是一些小PISS,是一些无标题音乐,绘画中当然也有一些“无标题”作品,陈树凡的画大概就可以归为这一类,只需欣赏,无须解读。
电视编导陈树凡在事业上很有成就,由摄像到编导,到独立制片人,作品多次获全国大奖,在安徽卫视完全可以算一个资深电视人了。这几年,树凡似乎有些不务正业,常常会漫不经心地邀请朋友看他的绘画,看那些绘在小瓷盘上、装饰纸上、小卡片上的“鸟虫书”和“孤画”。每当此刻,观者一定极为怪异,一定要瞪大了眼问一声“你也会画画?你是什么时候学的?”就连一些专业画家也毫不例外地被树凡迷住了。
我和树凡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我知道树凡很在意人们对他绘画的反映,因为树凡心底是认真的,是毫无功利之心为美所感动,为感动而动手、而表现的激情。仅此一点,就可以说树凡的画契合了艺术最最本真的品格。
对于树凡的绘艺我是一点也不感到奇怪。树凡善书法,在十数年的挥毫之际,早已熟习了笔性,墨性和线条之美、结体之美的精髓,树凡有许许多多绘画界的朋友,如刘开渠、范曾、韩美林、黄永厚、王涛、朱松发等有过经年不绝的“亲密接触”。难怪我们可以从树凡的“小玩意”里读出篆书、木刻年画,读出马蒂斯、毕加索、康定斯基等一大批沉甸甸的东西。树凡是把他们嚼碎了,揉烂了,再组装成一种有没得极富装饰意味的画风,相信读者一定会喜欢。
据我所知,这是树凡第一次将自己的作品印出来“昭示天下”,我在欣赏祝福的同时也贡献一点点“意见”那就是树凡继续绘事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考虑一点减法呢?
2002年8月于海上放思楼
责任编辑:晨风
当代艺术家网
当代艺术家官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5003891号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