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3-22
艺术需要才情,需要人品!两者缺一不可。陈大良为人谦和品端,为艺精进出彩 ,两者相得益彰。他善于写诗,乐于著文,又酷爱画画书法,集多种才艺于一身,且样样像模像样,难能可贵!
陈大良接受媒体采访
陈大良从皖北宿州乡间走出,带着泥土的芬芳,更带着那方土地上的书画之乡名片,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陶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陈大良从出版报、墙报写作、画刊头、插图开始,学画写作。天赋兴趣,勤奋好学,为他日后成为画家作家,吃文化饭练就了相对扎实的童子功。
结束军人生涯,转业到安徽合肥后,陈大良辗转进了工厂、机关,他虽然没有成为专职画家,但他大多时间仍从事宣传文化工作,发挥着文字专长,与专业的艺术家相比,他更具备良好的政治乃至生活的领悟力和坚定的执行力!而且提升了人际关系的组织协调能力!这些综合素质的提升与经历,对于更好的理解中国画内涵及各种文案的写作帮助很大!
有几年,陈大良担任安徽省旅游文学艺术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他有机会结识了郭公达、陶天月、张仲平等艺术大家,随后,陈大良拜师安徽美协名誉主席郭公达门下,郭公达毕业于中国美院,在安徽艺术学院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对陈大良格外器重。陈大良也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在郭老师的精心教授下,十分用功,从临摹走向创作,他一边注重意境的营造,一边注重水墨的交糅,在随情而化间,作品呈现出苍润浑厚,气韵生动,呈现出新安诸贤的文化内涵。
陈大良与恩师郭公达先生
作为一名富有才情,视野广阔的艺术家,陈大良深谙守正与创新的意义。他在理解郭公达笔墨的同时,汲取其艺术滋养,融合自己审美追求,进而开创自己的山水世界。
近年来,陈大良移居上海。受海派和洋人文化的影响,结合上海人多喜欢彩墨山水画的实际,陈大良寻师上海著名画家王锡棠平,研学海派彩墨山水画,领悟了基本技法后,开始思索把海派技法糅进新安徽风皖韵之中,让不同画派相互交融,使其绘画语言更加丰富。作品在表达文人内心情感的同时,有了丰富的色彩呈现,从而让作品更具感染力!
陈大良还是一位出色的艺术活动组织者,具有广泛的人脉资源。正因如此,他多次应邀参加中国书画春晚上海分会场活动,成功举办“安徽新安上海三人画展”;2023年底,他又一手策划了“安徽书画名家作品上海展”。展览轰动沪皖两地,两地百余名书画家和两地领导莅临开幕式,安徽省文联、书协,美协领导和在沪原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龚心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原副主任童世平上将等十多位将军出席开幕式。陈大良也在大家的期待中出任上海静安书画院副院长一职!
注:本文作者周玉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理事;现供职于媒体;全国报业先进个人;出版作品近20部;作品两次获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获2023年安徽省科普作品一等奖等奖项
责任编辑:晨风
当代艺术家网
www.arts168.com
当代艺术家官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5003891号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