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栏目
11047

李山瑞:手握七彩画笔 描绘胡杨精神

2024-10-18

   手握七彩画笔    描绘胡杨精神

                     文/李山瑞


                          画家李山瑞

    我心仪胡杨,钦佩胡杨,始终对被人们称之为“大漠脊梁”、“西部强者”、“心灵火把”、“三千年传奇”的胡杨树情有独钟。

    胡杨树,阔叶乔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它有独特风韵,一棵树同时生长三种形态的叶子,呈长状,圆状或齿状。 一棵树还能同时呈三种颜色,鹅黄,藤黄或者绿色。胡杨树在我国内地少见,多生长在荒漠戈壁,比较大的胡杨林生长在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和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仅新疆伦台胡杨林就有1700万亩,额济纳的胡杨林也有30多万亩,如今都是人们热游的打卡地。

 

    胡杨林有独特秉性,它耐旱,耐寒,耐盐,耐碱,耐风沙,耐艰苦,具有不屈不挠,坚韧不拔,铁骨铮铮,浩气朗朗的品格。它是养育万千驼群和羊群的家园,是药树、木材资源的宝库,是大漠绿洲的保护神,是优化人类生存和生态和谐的可靠保证。

 

    出于对胡杨的倾慕之情,在家人的支持下,我于2013年秋季,不顾七十高龄,约上一位朋友,不怕苦累,不辞辛苦,千里迢迢独闯内蒙古额济纳胡杨林采风写生一周。在旅游写生过程中,经常是身揣干粮,一画就是一天。在风沙里画画、写生,沙子灌满全身和鞋袜也是常事。这次采风共写生胡杨画十余幅,拍摄照片五百多张,这些素材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大诗人汪国真先生说过: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十余年来,我克服了没有老师,缺乏经验等困难, 靠追求,靠毅力,努力探索胡杨画技法,领悟胡杨画精神,不断提高胡杨画水平。在研习胡杨画的实践中,做到勤学习, 勤思考,勤动手,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境界。有次烧开水,因为画画,把水烧干,壶底烧红都全然不知。有时进到画室,一画就是一星期,精益求精的对待每一副作品。由于长期研究胡杨画,逐步树立起一种绘画理念:在志向上,学习和弘扬胡杨精神,创作出有墨气,有立体,色彩丰富,中西结合的胡杨画作品。在技法上,既表现胡杨的枝干沧桑,又突出枝叶繁茂,既表现合理构图,又突出层次感,既表现胡杨外在美,又突出胡杨内核美,并逐步总结完善了胡杨画创作的“勾”“染”“皺”“润”“滴”的6字法。十余年间,我先后创作胡杨画近二百幅,同时,不断升华了它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我创作胡杨画的方式和收获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举办展览,大力宣传、弘扬胡扬精神,到目前为止我已举办个人画展七届,联展一届。其中胡杨专题画展三届 。2015年9月在肥东县举办《胡杨魂 中国梦》画展,后又在合肥、淮南巡展五地,涉及部队、煤矿、社区、学校,历时三个月,受众近2000人,社会反响良好。2021年6月,在故乡河北唐山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举办《胡杨传奇 大美河山》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画展,展出66副胡杨作品。仅展览三天,受众达千余人。唐山电视台、《开滦日报》、《唐山劳动日报》作了专题报道,在当地产生广泛影响。2023年8月,冒着40度高温去上海送展览作品,在上海普陀区瀚华美术馆举办《徽派三人行》国画精品展,展出胡杨主题作品20余幅,深受上海大众的欢迎。我还多次选送胡杨作品,参加合肥《安徽省图书馆》《公麟美术馆》《中佳书画院》《江淮诗书画院》等举办的各类画展,人们在分享胡杨画的同时 不断加深对胡杨的理解。


    其次,在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中,胡杨画的运用空间越来越大。近年来,一些企业和社会团体、画院之间组织的笔会活动,我的胡杨画经常登场。网上书画交流也是胡杨画为主。亲戚朋友间喜欢胡杨画的越来越多,交朋会友的场合,胡杨画也成了“座上客”。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赠送亲朋好友的胡杨画有百余幅。2021年故乡画展,为感谢画展帮忙人员曾赠画40余幅。2022年,合肥中佳文创园张总助我出版画集,我也是赠他胡杨画表示感谢。此外,上海瀚华美术馆、 安徽省老科协、桐城市美术馆等地也收藏了我的胡杨画作品。

 

    经受了社会的检验和认可,我的胡杨画社会经济价值开始呈现。在海南、上海、唐山、合肥遇见了胡杨知音,有的一次性收藏9副,在书画市场今后仍有拓展势头。

 

    以胡杨画为载体,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善良的民族。古人说:厚道是一种品行,要做好品行的厚道人。我们应该自觉践行乐善好施,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为社会多做好事善事。我一有机会就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2020年12月,积极拥军到军营,赠胡杨画3副慰问武警合肥三大队十中队官兵。2024年5月,主动专程去解放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郑州校区,赠胡杨画7幅。2021年5月,合肥首届“暖童心”书画义卖现场,一幅胡杨画以单幅最高价1000元拍卖成功,和一幅花鸟画拍卖400元全部捐给残疾儿童。2024年4月,捐给淮南一敬老院胡杨画3副,奉献一片爱心。


    胡杨精神一直鼓舞着我,在有生之年,坚持把精神闪光的胡杨画画下去,并派向更广阔的用场 。

                             

                            责任编辑:晨风


当代艺术家官网

www.arts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