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4
--与著名画家吴玉柱先生面对面
成锋/文
艺术家吴玉柱
艺术上有一种很高的品格:质朴。它的形成,既有先天所赐,更是后天所为。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曾说过“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而所有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品格都来自艺术家的心灵与精神。吴玉柱先生正是这样一位贴近生活、艺术品格质朴、德艺双馨的当代艺术家。吴玉柱:在我小的时候,经历了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时期,当时上学学习风气不是太好,多数时期都在学工学农,因为我的家庭母亲受到了文革的冲击,变成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母亲不能自理,我那时生活来源是非常困难的,只想中学毕业后当个工人。当时的环境学校主要以音乐,美术,体育为主,我主要承担班上的宣传委员,做好黑板报的宣传工作,所以牵涉到黑板报的一些接触,我就是在那时走上绘画之路的。
青春绽放的吴玉柱
当时我们来了一位师范大学美术毕业的老师,他的到来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老师的指引下,我选择了绘画。那个时期,临摹一些诸如金陵八大家。魏子熙,黎雄才等大家的作品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的画作就像一扇扇通往艺术世界的窗户,让我看到了绘画的无限魅力。从他们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当时现实困境的力量,这种力量深深吸引着我,让我渴望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去寻找生活中的美好和意义。在老师的启蒙和这些大师作品的感染下,我踏上了绘画这条道路,这也为我后来的艺术创作生涯埋下了种子。吴玉柱:绘画确实是我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但不能简单地称其为唯一追求。绘画就像贯穿我生命的主线,而在绘画过程中所衍生出的对文化、哲学等多方面的思考与之紧密交织。在我的创作进入意境融合阶段后,绘画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技艺展示,它变成了承载我对生活、对世界理念认知的载体。
展露艺术才华的吴玉柱
例如,我在绘画中思考如何将不同文化的精髓通过画面呈现出来,这种对文化融合的探索已与绘画本身融为一体,绘画是我表达内心世界的主要途径,而这种表达背后所蕴含的对多元理念的追求也是我所珍视的。
记者:您的绘画作品,无论是油画或是中国画,大多以皖南山区徽州的人文风貌为题材,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对徽州文化情有独钟呢?吴玉柱:徽州文化对我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徽州的人文风貌宛如天然的艺术宝库,它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如同璀璨的明珠。从创作角度而言,它是无与伦比的素材源泉。徽州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其线条、色彩和结构都具有强烈的视觉元素,这为我在绘画中捕捉“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渣济晨曦 油画 吴玉柱 作
同时,徽州文化所蕴含的意境深远而悠长,能够让我很好地将其融入作品中,实现客观事物与主观意识的高度融合,这正契合了我的创作理念中对意境融合的追求。当我描绘徽州时,我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在画布上重现那古老而鲜活的文化气息,这是一种对文化传承与艺术创作完美结合的实践。
记者:我们看到,你的油画画的很好,中国画也很有自己的风格,你是怎样把两个画种之间的关联性与区别性把握的如此游刃有余的?吴玉柱:油画与中国画在很多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关联性来看,两者都在追求对美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在我看来,油画中的色彩层次和光影变化可以与中国画中的墨色浓淡和虚实相生相类比。油画通过色彩的叠加和调配来展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而中国画则是利用墨的干湿浓淡来体现山水的神韵和层次。
徽州古韵 油画 吴玉柱 作
然而,它们的区别也十分明显。油画更侧重于写实和对物体质感的精确描绘,其颜料的厚重和覆盖性强,能够塑造出逼真的视觉效果。而中国画则强调写意,追求神韵和气韵生动,往往以简洁的线条和墨色来传达画家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感悟。像中国画中的山水,寥寥几笔,却能勾勒出山川的雄伟和空灵。在我的创作实践中,我充分运用自己所探索的融合方法来处理两者关系。我将西洋画的表现力同中国式的绘画意境巧妙结合。在油画创作中,我借鉴中国画的留白技巧,让画面在色彩斑斓中留出一片空灵,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这就是在油画中融入中国画意境的体现。
雪霁山庄 油画 吴玉柱 作
例如我在的风景油画《雪霁山庄》这幅作品中,巧妙地把中西绘画的特点融合在了一起,用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质感,加入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和线条韵律,让画面更有立体感和层次感,既有中国画的空灵,又有油画语言的深邃韵味。这种创新的方法给作品增加了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展现了艺术家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找到的平衡,也体现了我对艺术表达的不懈追求和创新精神。从《雪霁山庄》里,能看到我在艺术道路上的坚持和探索,让观众感受到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创作实践证明,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它为绘画开辟了新的道路,也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
乡村雪景 中国画 吴玉柱 作
在山水画时,我尝试在传统的墨色基础上,适当添加一些具有油画色彩感的颜料,使山水去更加鲜艳夺目,增添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这是我长期致力于融合中西绘画之长这一创作理论的深入实践,通过对两者关联性与区别性的把握,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残荷 油画 吴玉柱 作
记者:您创作的百米油画《长江万里图》很令人震撼,展出后在美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请问您当时创作这组油画的想法是什么?您认为那一段画的最精彩?吴玉柱:创作《长江万里图》的想法源自我对长江深深的敬意。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贯穿了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文化动脉。我希望通过这幅作品,能全方位地展现长江那波澜壮阔的气势和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长江万里图 大型油画 吴玉柱 作
在创作过程中,我秉持“外师造化”中西合并的理念,多次踏上长江沿岸进行实地考察和写生。长江的每一段都像是一个独特的音符,共同谱写出一首壮丽的乐章。每一张采用4m,共96m,18个乐章。在我看来,长江中游三峡部分那段山水交融、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是最为精彩的。
长江万里图(局部) 大型油画 吴玉柱 作
在描绘长江中游时,我将自己所追求的文学性、哲学性和抒情性完美地融入其中。从文学性来讲,每一处色彩的涂抹都如同在书写一个关于长江中游的故事。那江边悠然的渔舟唱晚,岸上袅袅升起的炊烟,都在色彩的交织下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仿佛一幅有声有色的生活画卷。从哲学性的角度,长江中游的山水相依,让我深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长江万里图(局部) 大型油画 吴玉柱 作
在画面中,山水相互映衬、相互依存,我试图传达出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平衡发展的理念,这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和谐之美的追求。而抒情性则是我对这片土地热爱之情的自然流露。我饱含深情地用画笔勾勒出长江中游的美景,那波光粼粼的江水,如巨龙蜿蜒的山峦,每一笔都倾注了我对长江的深厚情感。
长江万里图(局部) 大型油画 吴玉柱 作
通过油画这种艺术形式,我不仅如实展现了长江中游的客观景象,更融入了我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索,这正是我多年创作理念通过4年的创作,在《长江万里图》中的集中展现。在创作这幅图时,我沿着长江一路观察,长江中游那种独特的韵味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无论是江边的古村落,还是江面上的点点白帆,都成为我画面中重要的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这幅图中最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部分。
记者:您创作了大量的历史题材和现代风格的油画、中国画,哪幅作品你感觉是最成功的?吴玉柱:很难界定哪一幅作品是最成功的,因为每一幅作品都是我在不同创作阶段和心境下的结晶。每一幅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的创作思想和理念。
总前委 油画 吴玉柱 作
比如在某些历史题材作品中,《总前委》在瑶岗作品中,我通过油画的形式将历史场景生动地再现出来。在这些作品中,我充分利用油画的表现力,以写实的手法刻画历史人物和事件,同时融入了我对历史文化的理解,这体现了我在文化融合方面的尝试。例如在描绘古代战争场景时,我通过油画颜料的厚重质感和色彩的强烈对比,营造出战争的紧张氛围,同时在人物的表情和姿态设计上,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英雄形象的诠释,使作品既有西方油画的视觉冲击力,又能传达出中国文化的内涵。
《中国近现代名家-吴玉柱》大红袍画册
吴玉柱:绘画之余,喝茶、打球。我热衷于深入研究不同文化的艺术特点。这对于我的创作来说意义非凡,因为我的创作理念包含了文化融合这一高层次的追求。通过研究西方现代艺术,我能发现其在理念和表现形式上的创新之处。
吴玉柱在画瓷
例如西方现代艺术中的抽象表现主义,它打破了传统绘画的形式束缚,通过色彩和线条的自由组合来表达艺术家的内心世界,这种创新思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同时,我也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等,这些民间艺术中蕴含着独特的审美观念。如剪纸中的对称美和皮影中的造型夸张美,都能为我的创作提供丰富的灵感源泉。
黄山 中国画 吴玉柱 作
通过对不同文化艺术的研究,我能够汲取更多的营养,为我在绘画中实现更深入的意境融合和文化融合提供思路,进而不断完善我的创作风格和理论。
记者:在您的艺术道路上,哪些人对你一生的影响最大?吴玉柱:在我的艺术道路上,有许多前辈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在清华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探索中西方绘画融合这一课题,得到了像吴冠中、杜大恺、邵大箴老师等精心指导,尤其是我的导师杜大恺,他们对我的指点如同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吴冠中先生在中西绘画融合方面的卓越成就让我深受启发,他的作品展现了如何在保留中国文化底蕴的同时,巧妙地运用西方绘画技巧来丰富画面表现力。杜大凯先生在艺术理念上的创新思维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他对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深刻思考,让我更加深入地去探索文化融合在绘画中的实践路径。
吴玉柱与导师杜大恺先生在一起
而我的导师,更是在我艺术成长的关键时期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他不仅传授给我绘画的基本技巧,更重要的是,他引导我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让我明白绘画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描绘,更是艺术家内心世界和思想理念的表达。在他的影响下,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思想,从最初对绘画技巧的追求,逐步走向对意境融合和文化融合的探索,他是我艺术道路上的引路人,他的教诲让我在艺术创作中不断突破自我,向着更高的艺术境界迈进。吴玉柱:在今后的创作中,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文化融合的方向深入探索。一方面,我打算挖掘更多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题材,通过油画等西方绘画形式进行全新的演绎。例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视觉元素,我计划以这些节日为题材,用油画的形式展现出节日背后的文化故事和人们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提炼中国式的艺术美。在创作过程中,我会继续借鉴中国画的意境营造手法,让西方的油画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画面上实现更完美的融合。
吴玉柱与笔者在“吴玉柱艺术馆”
另一方面,我希望能够与更多国际艺术家进行交流合作。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可以将中国文化和艺术理念传播出去,让世界解中国艺术的魅力。同时,我也能够从他们的作品和创作理念中吸收其他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拓宽我的艺术视野。例如,与一些艺术家合作,我们可以探讨如何将东方的哲学思想与西方的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创作出具有跨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通过这些交流与合作,我将不断丰富和完善我的创作理论和方法,创作出更具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不断推动中国绘画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创新与发展,让中国绘画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采访完吴玉柱先生,窗外已是落日余晖。在此,我们祝愿吴玉柱先生在今后的艺术创作道路上,再创辉煌!
注:本文作者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文艺评论家。
===========================
吴玉柱简介:
吴玉柱,江苏南京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马鞍山学院教授;安徽社会主义学院、安徽中华文化学院教授(已退休);民革中央画院常务理事;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安徽文史研究馆官员;安徽省政府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签约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国韵文华书画院特聘画家,安徽民革书画艺术院院长,安徽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油画作品多次获全国及省级美展金、银、铜奖。作品被美国、俄罗斯、法国、坦桑尼亚、匈牙利、新加坡、日本、韩国、泰国等国收藏机构收藏。油画作品《风驰瑶岗》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十二届“群星奖”金奖。油画作品《残荷》系列获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金奖。作品曾两次获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奖三等奖。在纪念中印建交 60 周年美术作品展系列活动中,荣获“中印友好艺术家”称号。
责任编辑:张联
当代艺术家官网
www.arts168.com
当代艺术家官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5003891号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