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
随类赋彩 相得益彰
--刘德超青绿山水作品赏析
刘伟/文
“随类赋彩”是中国画色彩应用的审美标识,是在“应物象形”的基础上,通过色彩语言的强化,更加充分表现物象的艺术真实。
刘德超,作为绿野画派的创始人和著名画家,其青绿山水画作品不仅展现了深厚的艺术功底,更体现了他独到的艺术理念和创新精神。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赏阅刘德超先生的青绿山水画作品:
1、色彩运用:刘德超的青绿山水画以青绿色为主色调,通过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的巧妙运用,展现出山水的青翠与生机 。他在作品中注重色彩的鲜明与生动,使得画面既具有传统水墨的韵味,又富有现代感的色彩绚丽 。
2、技法表现:刘德超在技法上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同时融入了个人的创新与探索。他的笔触细腻而有力,墨色浓淡干湿变化丰富,勾勒出山石的轮廓和纹理 。他善于运用“泼彩”技法,使画面呈现出静谧旷野、意境雄伟幽深的效果,营造出一种既真实又超脱自然的美妙意境 。
3、构图布局:刘德超的青绿山水画在构图上讲究远近、高低、虚实等对比与呼应。他通过巧妙的构图,将远山近水、云雾缭绕等自然景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邃而悠远的意境 。他的作品中,山川、河流、云雾等元素都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 。
4、人文情怀:刘德超的青绿山水画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还寄托了他的人文情怀和审美追求。他通过描绘山水,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的作品能够引发观者的共鸣,让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交融与共鸣。
5、 创新精神:刘德超在青绿山水画的创作中不断进行艺术创新。他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和色彩运用,使得作品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又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他的创新精神体现在对传统绘画技法的突破与发展上,为中国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综上所述,刘德超先生的青绿山水画以其独特的色彩运用、精湛的技法表现、巧妙的构图布局、深厚的人文情怀以及不懈的创新精神,成为了中国画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传递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
刘德超先生简介:
刘德超先生生于中国书画之乡——安徽萧县。上世纪80年代研修于中国国家画院,1988年中国国家画院研究生毕业,师从李可染入室弟子、何海霞、梁树年先生。中国绿野画派创始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人才协会第三届副主席,国际美联理事,萧县美协副主席,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世界艺术家协会会员,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高级名誉院士。多幅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军事博物馆、港澳台单位和个人收藏。
1988年4月刘德超应邀到文化部作画,得到当时的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的称赞。同年6月,毕业画展在中国国家画院隆重举办,刘德超的《绿原》、《渔村》等作品受到参观者的高度赞誉。7月9日《刘德超画展》又在北京艺术家画廊开幕,参加开幕式的有原黑龙江省省长王光伟、院长刘勃舒、高冠华、孙瑛、龙瑞、卓然等政界和书画界名人百余人。当晚,中央电视台CCTV在新闻联播中进行了报道,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几十家新闻媒体均刊发了刘德超画展的新闻。1988年11月8日《北京周报》杂志刊刘德超简介和作品,被用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和日文介绍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誉全球。
=========================
刘德超先生作品欣赏:
责任编辑:晨风
当代艺术家官网
www.arts168.com
当代艺术家官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5003891号 免责声明